用日记记录、观察并提高自己

我认识的人中,无论是现实中的还是网上的,仅有极个别的人有记日记的习惯,但极大多数人对“日记”两个字还停留在小学作业上的恐惧。就在我那几个记日记的朋友里,他们也并没有完全走出小学老师培养出的“我们应该对日记的态度”。这种态度是什么?是要“言之有物”,即“日记不能是流水账”。

但日记为什么不能是流水账?不是流水账的都该属于作文。日记它这种文体,我认为并不是必须要有一个中心去挖深写出个什么思想来。正是这种把日记当成作文的思想让人们对日记敬而远之,让人们认为日记“贵在坚持”。但凡要坚持的事,从主观上你就已经是一种消极的态度去对待它了。所以一般需要“坚持”的,看得见尽头的还好,看不见尽头的都“坚持不下来”。

日记应该是最自在的一种形式,你想怎么用就怎么用的形式。今天吃了什么看了什么,读了什么听了什么,都可以,且应该记到日记里。

你大概会想,记这些有什么意思?记这些至少有两个好处—记录和督促。

我的日记体系(供参考)

3

因为 Day One 对 Markdown 支持并且有比较成熟的标签处理办法等原因,我用来记日记的 App 是 Day One,我比较多的是使用 Mac 上的 Day One,因为在 Mac 上 TextExpander 的功能发挥得最完整。在这篇文章里,需要用到的 App 还会有 WorkflowMr.ReaderPocketTally 这四个 App,Workflow 是必须的,其它的 App 你可以看了文章以后自行想办法替换成自己常用的 App。

在我的日记体系里,有三个的部分:

这种模板用 TextExpander 来键入是最合适的,它可以省去你每次制作出整个表格以及填写表格的说明部分,你只需要每次修改会发生变化的部分就可以了。

1

在这里希望大家下载我所使用的 TextExpander 的模板,之后是围绕着这个模板讲解的,如果你看了这个模板就能理解我想说的话的话自然就更省力气了。

常规项目

常规项目里,分为了阅读部分、生活部分和娱乐部分。

阅读部分

在阅读部分,我主要记录的是我在互联网上获取的文章等信息。纸质书或者大部头书,是在“阶段项目”这个类别中。主要原因是这些书的阅读有个尽头,读完就读完了,但是互联网产生的信息是读不完的,所以它不是“阶段”性的,而是长久的。

阅读部分

Pocket 累计未读篇数 270 篇

Pocket 剩余未读篇数 125 篇

RSS Finished

好文章 https://www.evernote.com/shard/s79/nl/8694242/65cd37d5–5893–45d0–8847–2fa01eaf08cc/

Pocket 累计未读数和 Pocket 剩余未读数

在这里简略地介绍一下我个人对互联网上的信息的阅读习惯:

在 Mr.Reader 里读标题,遇到很有兴趣的标题直接发送到 Pocket;遇到有点兴趣的标题就在 Mr.Reader 浏览一下,值得读就发到 Pocket。在 Pocket 里我有一个和 Evernote 完全一致的标签体系,这样在 Pocket 里读到好的文章,我会把它加上标签、星标、发送到 Evernote,最后通过 Pocket 分享给我认为适合阅读这篇文章的朋友(通过这种方式似乎可以分享被墙网站的文章)。

我不在 Mr.Reader 里阅读文章的原因主要是无法在其中建立一个文章体系来快速查找以前读过的好文章,虽然 Mr.Reader 可以加标签和搜索,但是并没有 Pocket 精于这个功能,而且对于文章的保存明显还是稍后读更好一些。另外有些网站针对 RSS 不显示全文的毛病可以用稍后读服务给治了。至于稍后读服务选择 Pocket 还是 Instapaper 那是另一个很大的话题了。总之我现在使用的是 Pocket。

前面说过日记的一个作用是记录,我想要知道我每天大概能认真读多少文章,就需要知道今天新添加了多少文章和读了多少文章。

比如说我最初使用这个方法的时候 Pocket 里有 100 篇文章,然后当天我添加了 13 篇文章(总数变成 113 篇),最后剩余的文章是 104 篇,那么我就读了 9 篇文章。第二天,我加入了 8 篇文章,累计的总数将变为 121 篇,第二天结束的时候我 Pocket 里的剩余文章是 97 篇,那么我这天肯定是读了 15 篇文章。用这种办法我可以知道在两个日期之间我读了多少文章,并且因为总数的统计时累计的,我可以知道我从开始使用这个办法以来,总共存了和读了多少文章。

具体操作上我们需要用到 Tally 跟 Workflow 这两个 App。

Tally 出自 Drafts 的开发者 Agile Tortoise 之手,是个支持 URL Schemes 的计数 App,而且发布了 Apple Watch 的 App。不过目前不支持同步。

在 Mr.Reader 中,我自定了一个 URL Schemes:workflow://run-workflow?name=Count%20The%20RL&input=[URL]

通过看这个 URL,就能看出来它是运行了一个名为 “Count The RL” 的 Workflow,并且 input 的信息是文章的链接。

这个链接作为 Input 发送到 “Count The RL” 这个 Workflow 以后,首先会被发送到 Pocket,下一步是通过tally2://x-callback-url/increment?title=DailyReading&x-success=mrreader:// 这条 x-callback-URL 先在 Tally 中的 “DailyReading” 这一项中加一个数字,然后回到 Mr.Reader。

2

下载 Count The RL

由于 Tally 支持通知中心,所以你在填写这些项目的时候只要看一眼 Tally 里记录的数字就可以了。

RSS & Finished

在 RSS 这一栏里我默认地填写了 “Finished”,一般对我来说这一项每一天都是肯定完成的。如果持续一段时间,你的 RSS 都是每天能够读完的话,你就不需要这个选项了。或者你也可以在这里有不一样的用法,比如记录下你今天的 RSS 的已读数。

好文章

这是把在 Pocket 里读到的好文章发送到 Evernote 的一种方式。意在记录这一天读到的很值得收藏的文章。这一项最好的记录办法当然是把读到的好文章的标题和链接记录在这个日记里了,但是由于 Markdown 的表格的灵活度有限,文章有时候多了会造成版面混乱,记录上也很麻烦。所以我选择先把我今天读的好文章在 Evernote 里形成一个列表,然后再直接把这篇 Evernote 的链接记在日记里。

这同样需要用到 Workflow 来完成,简单来说,这个 Workflow 做到的是以[Title](Linkl)(Time) 的形式从 Pocket 发送到 Evernote 里专门用来记录好文章的笔记本。如果今天还没有发送过文章,就生成一条 Evernote 笔记,如果今天已经生成过笔记了,就直接添加到该笔记里。

下载这个 Workflow

具体过程及办法可以参考这条 Workflow,里面料比较多,不在这里详细介绍了。但是看了之前 Workflow 系列文章的应该可以看得懂。

生活部分

生活部分

跑步 5 km

消费 略

饮食 略

生活部我分为跑步、消费跟饮食三部分,我的使用办法和建议是:

娱乐部分

娱乐部分

听了 See you again

看了 错误引导的艺术

炉石传说 排位 16 级

娱乐部分我分为三项:“听了”、“看了”和“玩了”:

除此之外你喜欢旅游的话,还可以在“娱乐”这一部分加上“去了”这一项等等。

阶段项目

阶段项目完成记录

读书进度

《集异璧》 一致性、完全性与几何学

《费马大定理》 78 页

阶段项目目前主要是指我的读书进度。记录读书进度有两种办法,第一种是目录,第二种是记页数。两种办法都可以,页书更加精确,目录的记录能让你更知道你读到了哪,我在用的是记录目录。

作文部分

如果你喜欢那种命题作文式的日记,或者你在某一天有特别想要记下来的事情和话,你大可以在上面这两个表格下面开始你的作文日记。当然这部分不写也完全没关系。不过按我的出发点,上面的两个表格,只是让你不再畏惧日记,让你意识到日记也很简单很该做。然后慢慢的,你会记一些零散的想法,开始写传统意义上“对你的写作能力和思维方式都有帮助”的那种日记。

结语

记录自己的成长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因为它让你能够像一个外人一样观察你的成长。尤其是你如果有梦想有志向你吹过牛逼,你就应该知道你走了多远,你离那些还有多远。你就能够知道你应该为你之前对待时间的方式而褒赞自己还是批评自己。

活人里,有人记录自己的每一步、每一次键盘敲击、每一封邮件、每一次电话、会议和事项。他是 Mathematica 和 Wolfram Alpha 的创始人 Stephen Wolfram。他通过这些数据分析和提高自己。

但是我不喜欢这种装大尾巴狼的例子。毕竟人们会说,我又不是他我也不想成为那样的人。

我更想举的例子是《火影忍者》里的小李李洛克,在面对晓制造出的“凯班复制品”时,小李一行陷入苦战,让这些人重新燃起斗志的,是小李当时领悟并说出的话:

要比昨天的自己更强,比1小时前的自己强!比一分钟前的自己强!比上一秒的自己要强!

在这里读这些话很苍白,但是带着背景音乐重温的话或许你会落泪。

但励志总是一时的冲动,对于改变自己最后还是要落到方法上。要想比昨天的自己更强,你就要知道你昨天是个什么样子。

开始记日记吧。

(完)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Powered by GitHub  &&  Jekyll | CC BY-NC-SA